

这是走吧网推送的第 69 个与众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宾:寒冰
寒冰,1969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振林区李庄村,一个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草根摄影人,每年待在太行山的天数超过200天。他说:“每当看到太行巍巍的雄姿,就会心潮涌动,太行激发着我的灵感,也牵动着我的梦萦,哪怕披星戴月,忍饥挨饿,只为记下太行的所有。”
2017年2月7日,走吧网一篇关于寒冰南太行摄影的文章 传送门 (点击蓝字回顾)全网阅读量超过1500万,获得微信影响力冠军@人民日报 及@新华网同步转载。
@寒冰微信号:hb007670
@寒冰公众号:LZHBYXGZS
Q1:寒冰老师您好!说起来走吧网也是很早之前就跟您结下善缘了,很多人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了您,也对您的故事充满好奇,跟大家打声招呼吧,再请您说说为什么会一直专注拍摄太行呢?您在“疯狂”拍摄太行以前是从事什么的呢?
寒冰:各位吧粉们大家好,我是寒冰,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以及对我摄影作品的支持!我生在太行,长在太行,太行对我而言是最熟悉而又最陌生、最值得探究、也最容易接触的摄影题材,所以自摄影以来,基本都是以太行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而决定拍摄太行专题是在2012年底。
对我来说,太行不仅仅是一句“巍巍八百里太行”就能概括的,还有直入云霄的峭壁、曲折蜿蜒的山路、喷薄而出的日出、洒满天际的晚霞、鬼斧神工的古树、漫山遍野的山花、五颜六色的秋叶、古朴雅致的石板、古老神秘的人文等等等等,这种种风光都是令我深深着迷的拍摄题材。她会在每个时节、每个光影、每个瞬间展现出诸多不一样,所以我是怎么拍都不够,怎么拍都在期待下一张照片。
实际上在摄影之前,我一直在经商,而我的哥哥也酷爱摄影,我们很早以前就一起去拍照,不过那时大家还不懂摄影创作这个概念,认为只是简单的拍照,拍了就完事了,没有融入个人思想。拍太行之后,慢慢都会把一些自我表达融入到创作当中。
Q2:在您眼中太行山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但对于游客来说您最推荐的是什么季节到太行山最合适游览呢,或者说您有没有那个时间是您最情有独钟的?跟大家推荐一下您最喜欢的太行山路线玩法吧!
寒冰:是的,太行山是一年四季都有别致不同的美,如太行春季里草长莺飞,惠风和煦,令人神清气爽;夏季山谷清幽,涌泉如瀑,是避暑的好去处;到了秋季,满山五彩斑斓、色泽艳丽,让人陶醉痴迷;冬季白雪皑皑,冰瀑飞挂另有一番景致,四季都能满足不同人的旅行需求。
而我个人比较喜欢春天和秋天,春天山花烂漫的时候可以到石板岩,秋天五彩斑斓的时候可以拍红叶等等。特别是秋天,可拍摄的题材太多了,红叶、秋收、晒秋、落叶、云海、山路、峭壁、人文等等,那时候的太行山像披上了彩衣,格外迷人。如果不摄影,单纯过来游玩也是极好的。
太行山最不缺的就是路线了!而最经典的路线是太行大峡谷至穽底挂壁公路这条线路,溶入了奇秀,惊险,刚毅,巍峨的太行风光及愚公移山的太行精神。
Q3:您的照片无论是拍摄山里的老乡亲、还是巍巍太行的四季,这背后的付出想必都是巨大的,能说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吗?
寒冰:摄影至今,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就是2014年2月份拍摄《雪意平湖》,这幅作品是投入精力最大的。我分别拍摄了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冬季的平湖,一直不太满意,因为冬天太冷,湖水结冰,冰冻的湖面展现在作品中与覆上白雪的山体相连,无法展现出湖水的静谧。
2014年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太行,结合以往的经验,再加上对太行山的了解,我预测太行平湖一定没有结冰,正是补拍冬季平湖的绝佳时机。于是,我约上三五好友驱车前往平湖。
由于雪路难行,车只能到山脚下,需要徒步登顶,我们背上设备、吃食,踏着厚厚的积雪慢步前行,走了近4小时,山上雾气越来越大,能见度不足五米,由于雪厚且山路陡峭、湿滑,大家体力不支,累到虚脱,我看天气,可能即使登顶,由于雾气遮挡,也未必能够完整拍摄到湖面,在商量后我们决定立即下山。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查看天气预报:晴天。立即准备二次上平湖,再联系同伴,都不愿意再去了,可是我不能放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必须一试。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我独自上山,还好遇到了登山队,最终在登山队的协助下,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努力我成功登顶,并如愿拍摄了最满意的冬季太行平湖,该作品在2014年8月,荣获“中国国家地理银奖”。
寒冰——雪意平湖
Q4:在太行,您经历过怎样的难忘惊险情况,怎样解决了?
寒冰:摄影本来就具有危险性,特别是在太行拍摄更具危险,因为拍摄点位都是在悬崖边缘,去年冬天的一次雪后太行拍摄之行让我终生难忘,非常后怕,当时积雪有近30厘米厚,遇上一陡坡带急转路况,车冲上去在急转弯处,因车辆停顿了一下,整个车就滑了下来,右边是近两百米的悬崖,左边是山坡,好在车子滑到了左侧陷到了一小坑里,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然庆幸,但车子开不了了,而且当时还下着大雪,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啊,我在茫茫的雪海当中发愁了,要等到雪化再走就饿死在这里了。
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找人帮忙,于是就踏雪狂奔四处找村庄,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一村庄是海棠水村,那天我真是好运气,本来村上没有几口人,那天正好是村上第一书记上任聚集了十几个人,在我告诉他们原由后,他们义无反顾的背上了铁锨,锄头,铁丝等工具,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车终于上来了,在此再次感谢太行上最可爱的乡亲们。
Q5:之前网络上有过一些关于在太行山拍摄人文方面的言论,大概是说他们在太行拍片遭遇了拍照收费的情况,这种情况您是怎么看待呢?
寒冰:我在太行山呆的时间比较长,当地的居民多数还是非常友好的,一般我有拍摄需求,或者需要他们配合的,会提前跟他们协商,而且我会主动提出给予一定的费用,请他们帮我完成拍摄,有的老乡亲会坦然接受,有的则会直接拒绝,不愿意要这个钱的。其实拍照收费,这种情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个人认为合理的收费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一般会主动冲洗好相片,下次再过来的时候登门送上给乡亲,并再次表示感谢。
实际上当地的百姓乡亲们,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只是按照自己每天的行程按部就班的生活,有些人不愿意被打扰,我们也得尊重他们,毕竟对于他们来讲,我们是外来者。
Q6:去年3月走吧网南太行公益自驾活动中,我们去了太行山深处的三岔口小学,那是一家“全校”只有一位老师带着四个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校,这个场景着实非常冲击。实际上在太行深处这样条件艰苦的小学不是孤例,像是您之前提及过的西井山小学也是这样艰苦,对此您有什么想向社会呼吁传达的呢?
寒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观,但也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们为创作拍摄尚且不易,更别提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们了。
虽然建立了山村小学,但是教学资源匮乏、课外书籍少、文化氛围不够浓重等仍是不可忽视、真正现实存在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开始关注这里的教育教学。
所以在此我想呼吁的是,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持续关注山区基础教育问题,社会大众有时间常来看看孩子们,带一些课外书、学习用品,帮他们减少本不该有的成长的烦恼,为山村小学美好的明天略尽绵薄之力,另外再次感谢走吧网的对该小学的爱心倾注。
走吧网在太行深山的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井山西辿小学和三岔口小学进行吧粉捐助
走吧网在太行山脚下的辉县三郊口小学进行吧粉捐助
Q7:您目前有什么特别想挑战或者完成的目标呢?像是会不会想跑遍中国的三山五岳呢,尤其是像国内西部的高原圣山等?
寒冰:现在还没有出外拍摄的计划,因为太行我真的还没有拍够,太行的一山一水,太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每一抹阳光仿佛永远都是看不完、拍不完的。太行还有更多的美等待我挖掘,所以我的目标是长久对太行专注拍摄,因为对于我来说,是太行山把我带入了摄影的世界,也是因为摄影,我对这片故土,有了更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理解,每当我驻足凝望,我对这片土地就越发敬畏而又越发入迷。
Q8:寒冰老师您是土生土长的太行之子,也知道您会带上您的孩子一起进山,那您会怎样跟他讲述这份热爱、传承这份厚重的乡情呢?
寒冰:是的,我会带上家人、孩子一起去领略太行山的壮美,并把自己多年对太行山的解读告诉他们,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传承,你说对吧。
在我的理解中太行山神秘的面纱,我们只揭开了一角,需要了解、深挖的东西还很多,这就需要每一双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每一个具有洞察力的心灵去开发。
我也从未忘记自己从大山中来!
太行山,多么厚重的名字,好多传奇在这里流传,好多精神在这里延续,每座山峰每寸土地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她哺育了代代太行百姓,成就了无数个英雄伟人。
太行人,多么朴实的名字,做为一个太行人应感到自豪,但随着移民搬迁和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为数不多的孩子。
年迈的老乡亲还在依靠太行而生存,他们离不开这里,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根,他们在用一生的心血守望着太行,他们深爱着这座倾注了心血的大山,他们辛苦着、快乐着,还是那么原始的耕耘着,他们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是太行赐于了他们矫健的身体,赐于了他们巨大的能量。
永远与太行相依,与大山为伴。希望当每一个太行儿女看到此文章时,你是不是也该时常回家看看,这里有你的父母,有你的孩子,有你的父老乡亲。
Q9:众所周知太行山有挂壁公路、有峡谷云海、还有晒秋等极具特色的标志,但还是想请教下您这位老太行,您觉得太行山里还有哪些不为人知,容易被忽略的美呢?
寒冰:太行山处处皆美景,一花一草一木,一朝一夕一人,都很大几率被名声在外的热门胜景所遮盖忽略。当然了,到太行还是必看挂壁公路、峡谷云海、民俗晒秋,还有红旗渠、太行民居、寺庙、春耕秋收、庙会、百人大锅饭等等,毕竟这些确实是标志。
太行山的美,无法仅仅用三言两语说完,唯有以照片向各位讲述一二:
Q10:最后,有什么想对吧粉们说的呢?
寒冰:很高兴这次来到《走吧有约》分享太行山的美,各位吧粉朋友走吧,来太行!太行的美永不会了结,百变太行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也会在太行期盼各位的到来!同时也借此呼吁所有喜欢旅行、喜欢自驾的朋友们,出外游玩除了要尽兴,更加要懂的维护环境,不要随意弃置矿泉水瓶、塑料袋、口香糖等等垃圾或个人物品。
因为,当你千辛万苦走到一个拍摄点,架起相机,俯身一看,结果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五颜六色的塑料垃圾,你就会深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记住——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点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