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提示

首页 > 法制 > 正文

司法部:全国法援机构5年来为近700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

信息发布者:酒泉农业
2018-11-29 20:48:31
司法部:全国法援机构5年来为近700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

11月29日,司法部召开“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会。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摄

千龙网北京11月29日讯(记者 刘美君)“5年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为近700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9日,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在“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会上介绍,近五年来,全国法援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33.6万件,提供法律咨询超过3652万人次,法律援助受援人达695.7万人次。

当前,我国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刘振宇介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补充事项范围,20个省份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低收入、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低保标准的2倍,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更多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如何确保群众获得均等便捷的法律援助?司法部、团中央联合开展大学生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组织“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招募律师和大学生去西部地区提供法律援助,缓解当地律师短缺的问题。

同时,司法部加大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法律援助需求。而此次开展的“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专门为农民工、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农民工一直是法律援助的最大受援群体。刘振宇说,近三年来,农民工受援人次始终占总受援人次的35%以上。同时,残疾人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也是法律援助过程当中的难中之难。当他们知晓和获取法律援助时,由于身体、生理、心理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就要靠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他们提供贴心、温暖、畅通、及时的法律服务,来满足他们的合法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能够平等享受经济、法治建设的成果。

刘振宇称,今年上半年,司法部联合中国残联,委托北京零点公司进行的一次残疾人需求调查显示,80%以上的受访残疾人有法律援助需求,主要集中在民生、社保和社会歧视三个方面,2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法律纠纷,迫切需要法律援助“雪中送炭”。

“6个月来,各地司法部门对农民工推行法律风险提示,对残疾人开展入户走访建立服务档案,预防和减少农民工劳动权益纠纷。”刘振宇指出,在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同时,实现法援案件申请网上办、实体平台一站式服务、法律援助咨询全覆盖。

司法部最新数据统计,近五年来,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为246.7万农民工、32.8万残疾人、58.5万老年人、74.2万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有力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刘振宇强调,本轮机构改革后,司法部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更加突出。法律援助作为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民生工程,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帮助困难群体获得法律援助,绝不允许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

司法部:全国法援机构5年来为近700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

11月29日,司法部召开“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会。图为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司法部供图 千龙网发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网友评论
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易村客)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村链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